7月,沪深两市一举扭转二季度连续3个月大幅下跌的颓势,月K线上演“阳吞阴”的好戏,各大板块普涨,上证综指涨幅近10%,深证成指涨幅达14.9%,沪深300指数涨幅达11.93%。房地产、金属非金属、采掘和机械等2010年上半年受到调控政策压制跌幅较大的周期性行业板块成为反弹先锋。 市场人士分析,红7月带给基金经理的启示:追涨杀跌并非上策,应当针对市场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体现基金的价值和专业能力所在。 股市大幅反弹拯救了上半年亏损严重的股票方向基金。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前7个月166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单位净值平均下跌10.93%,比上半年该类基金18.51%的平均跌幅收窄7.58个百分点;标准指数型基金2010年以来的跌幅由上半年的26.38%降至7月底的17.91%;43只偏股型混合基金(股票上限为95%)2010年以来跌幅由上半年的16.39%降至7月底的9.09%;40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上限为80%)2010年以来跌幅由上半年的14.51%降至7月底的7.62%。 一批股票方向基金2010年以来收益率“翻红”,在所有股票方向基金中,前7个月收益率为正的基金达到13只。 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7月底,166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有6只2010年以来收益率为正,其中华商盛世成长前7月收益率达到5.21%,高居该类型基金榜首;东吴双动力以4.98%的收益率紧随其后;信诚盛世蓝筹、大摩领先优势、银河行业优选和东吴行业轮动也实现正收益。 在偏股型混合基金中,嘉实主题以2010年以来9.19%的收益率傲视群雄。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在7月份大幅收复失地,该基金上半年单位净值亏损9.62%,截至7月底收益率变为0.96%。在其他混合型基金细分类别中,嘉实增长前7个月单位净值增长率达4.45%,东吴进取策略、华夏策略和银河银泰分别取得5.28%、2.84%和1.89%的收益率,泰达宏利效率优选也取得0.39%的正收益。 在封闭式基金中,基金通乾和基金丰和保持不败金身,前7月单位净值分别增长6.42%和0.75%。 7月份股市大幅反弹引发基金排名剧烈波动,一批高仓位基金借助反弹大打翻身仗,排名显著上升。 对比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业绩排行榜可以发现,截至7月底,在166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有多达39只基金2010年以来收益率排名较6月底上升超过10个名次,其中有7只基金排名上升超过30个名次。其中银华领先策略基金由6月底第86名一举上升至7月底第43名,华夏优势增长由6月底第81名上升至7月底第39名,工银红利、金鹰行业优势和银华价值优选等排名分别由6月底第121名、第72名和第137名上升至7月底第79名、第31名和第96名。上述5只基金借助红7月反弹使排名上升超过40个名次。 资料显示,多只上半年排名靠后的股票型基金大多在二季度市场下跌时保持高仓位,从而未能躲过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但7月份股指大幅反弹增强高仓位基金的信心。 其中,名次上升最多的银华领先策略基金在一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91.12%,整个二季度均未减仓,该基金二季度末时股票仓位高达93.05%,接近满仓。华夏优势增长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为76.69%,在二季度股市暴跌中逆势加仓,该基金二季度末股票仓位达到91.85%,充分分享红7月的反弹收益。同样,华夏大盘精选在下跌中坚持不减仓,仓位高达九成。在股票上限为95%的偏股型混合基金中,华夏大盘精选排名从6月底第7名升至7月底第2名。 与此同时,一批在二季度大举杀跌或仓位较轻的基金错失反弹良机,排名大幅下滑。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7月底,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有34只基金2010年以来收益率排名较6月底下滑超过15个名次。长城双动力和上投成长先锋排名分别由6月底第30名和第89名下滑至7月底第66名和第120名,分别下降36和31个名次。博时新兴成长、南方积极配置、万家公用事业、上投内需动力、融通动力先锋等基金排名下滑也超过25个名次。 在股票上限为80%的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中,金元比联成长动力2010年以来排名下滑10个名次,由6月底第21名降至7月底第31名;汇添富蓝筹、泰信优势增长、大摩基础行业等基金排名均下滑超过5个名次。在股票上限为95%的偏股型混合型基金中,长盛同智优势、益民创新优势、华夏蓝筹、华泰柏瑞积极成长和大成创新成长2010年以来排名下滑超过5名次。 分析排名显著下滑的基金发现,这些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仓位较轻,其 (0)(0)评论此篇文章 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中一些基金一季度末股票仓位较低,在二季度股市大跌中没有加仓。如长城双动力股票仓位从年初的91.94%猛降至一季度末的62.5%,该基金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61.79%,低仓位导致该基金净值在7月反弹中上涨乏力。 另一些基金则是在二季度显著减仓,错失反弹。如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在二季度大举减仓,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0.8%(最高可持仓80%)降至二季度末的53.99%;汇添富蓝筹二季度股票仓位下降13.6个百分点,长盛同智优势、益民创新、华夏蓝筹等基金二季度股票仓位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