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留言性质:
私募界“记者现象”引人注目
 

财经记者拥有多渠道信息优势,与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联系密切,为投身私募打下人脉和专业素质基础。“记者出身”有望继公募派、券商派和草根派后,成为私募另一大派系。

随着私募基金经理唐雪来作别新价值自立门户,财经记者出身的私募派逐

渐引起了市场人士关注的目光。这可能是继公募派、券商派和草根派之后的又一私募派系。

唐雪来先后任《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事公司新闻、基金新闻等领域的报道工作。此后,唐雪来进入金鹰基金公司任研究员,大概半年之后,唐雪来进入广东新价值,与明星私募基金经理罗伟广共事。2009年起唐雪来任广东新价值的投资总监及新价值1期、中信信托•新价值精选2期的基金经理。2009年新价值1期增长率达156.66%(在扣除管理费和业绩提成后),在2009年阳光私募年度榜中名列第二名。唐雪来也藉此成为2009年十大私募基金经理之一。近期,唐雪来又作别罗伟广,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除了唐雪来之外,由私募基金经理童第轶掌管的私募产品2009年收益率达到137.2%,位居阳光私募三甲之列。公开资料信息显示,童第轶1998年至2004年任《中国证券报》记者、国际版编辑;2004年至2006年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研究中心分析师;2006年至今任龙赢富泽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在今年以来的震荡下跌市中,女性私募掌舵人李威掌管的山东信托•彤源2号颇出风头。该私募产品一度在前5个月中以26%的收益率夺得阳光私募的冠军,不但跑赢大盘47个百分点,同时领先第二名的私募产品近5个百分点。而李威不仅是“巾帼不让须眉”,同时也是记者出身。资料显示,李威曾先后在《天津日报》、《上海证券报》任记者。2005年时李威加盟博客网,担任博客网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07年至今,任上海彤源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记者出身的私募基金经理外,记者熟知的一位“灰色”私募人士,此前也在财经媒体从业近10年,去年从报社辞职,替熟人和朋友理财。目前,这位人士打算和一家信托公司合作发行首期阳光私募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财经记者一般拥有多渠道的信息优势,与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保持密切联系,有些还成为私人关系很好的朋友。经过多年的积累后,财经证券记者一方面对很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同时又可以不断汲取公募基金经理的各种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这为其日后投身私募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和知识储备基础。业内人士甚至预计,随着私募基金的不断发展,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的财经记者投身私募。(证券时报)